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;国常会释放1500亿红利 20220616股市早新闻
一、今日热点
1、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。习近平指出,今年以来,面对全球性动荡变革,中俄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。两国经贸合作稳步推进,黑河-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实现通车,打通一条两国互联互通的新通道。中方愿同俄方推动双边务实合作行稳致远。中方愿同俄方继续在涉及主权、安全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,密切两国战略协作,加强在联合国、金砖国家、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沟通协调,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,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(央视)
2、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涨,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,鲍威尔重磅发声。当地时间6月15日,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,以遏制通胀再度飙升,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,美国5月份通货膨胀水平意外上升,目前正在迅速行动使其降温,本次罕见大幅加息不是常态,下次会议存在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的可能性。美股三大指数盘中高位跳水后强劲反弹,最终实现大幅收涨。截至收盘,道指涨1%,结束5连跌,纳指涨2.5%,标普500指数涨1.46%。(证券时报网)
3、紧盯美联储:香港金管局加息75个基点,至2%。隔夜,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、点阵图显示2022年年底会加息至3.4%且2023年底将进一步加息至3.8%之后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,7月可能会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。(华尔街见闻)
4、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!不超发货币、不透支未来,国常会释放1500亿红利。6月1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,更好扩大有效投资、带动消费和就业;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,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;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,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。(证券时报)
5、“牛市旗手”尾盘“炸板”,光大证券港股跳水,2020年7月券商行情是否会重现?作为“牛市旗手”中的“旗手”,尽管光大证券A股今日涨停,但其H股却在尾盘大幅跳水,一度从涨近14%至转跌,最终收盘微涨0.31%。值中信建投、太平洋等盘中均涨停,但在尾盘出现炸板。(证券时报)
6、踩雷美元债巨亏100亿?多家中资机构紧急回应!14日晚间,一则“某银国际中资券商被曝踩雷中资美元债亏100亿元”的网络传闻开始在金融圈内热传。消息传出后,金融圈内纷纷热议传言中投资国际债券踩雷的机构是哪一家。15日,包括中银证券、中银香港、瑞银证券、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纷纷回应,否认发生此事。(券商中国)
二、市场要闻
1、新华社:坚定信心、巩固恢复态势,前5个月中国经济走势观察。今年前5个月中国经济相关数据15日发布。随着一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,5月份,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边际改善,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。(新华社)
2、韩正:积极推动新增产能落地,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5日出席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。韩正强调,做好电煤保量稳价工作,要压实各方责任。有关省区特别是重点产煤省区要积极挖掘增产潜力,确保完成电煤保供任务。(新华社)
3、国内首台氢内燃机重卡亮相,国产新能源汽车探索转型新方向。在全球汽车产业动力转型的过程中,燃油车发展受到冲击之际,除了电动化方向,国产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寻找新的突破。6月15日,中国重汽、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,这一不用油、不用电的新能源汽车,可商业化应用到港口、城市、电厂、钢厂、工业园区等特殊运输工作场景。(每日经济新闻)
4、动真格了?欧盟计划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!奔驰、大众“双手赞成”。十三年后,作为内燃机发源地的欧洲或将再无引擎轰鸣声。近日,欧洲议会就“2035年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%”的立法提案进行投票,结果为339票赞成,249票反对,24票弃权。根据提案,欧盟计划从2035年开始在其境内停止销售、注册新的燃油车,包括插电混动、合成燃料在内的过渡性方案也均被否定。(每日经济新闻)
5、网传宁德时代定增获超1500亿元资金报价,消息人士:尚未出结果。6月15日,有市场传闻称,宁德时代定增有超过1500亿元资金报价,定价为93折。“此前传闻宁德时代定增价格高没人要,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好于预期。”消息人士指出,“定增有效报价结果还在核算,具体金额还不清楚。”(中国证券报)
三、国内新闻
1、国常会: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。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,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。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和稳岗,会议决定,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,规模约1500亿元。政策实施要直达市场主体、免申即享,不影响医保待遇,保持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。(证券时报)
2、前5月全国商品房均价跌幅超10%,楼市何时才能“柳暗花明”?6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,2022年1-5月,商品房销售额48337亿元,同比下降31.5%;商品房销售面积5073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3.6%。房价方面,易居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测算,1-5月份,全国新建商品房均价为9527元/平方米,同比跌幅为10.3%。(财联社)
3、生态环境部印发通知,应对疫情对碳市场企业核算与核查工作影响。据生态环境部6月15日消息,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,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6月7日印发关于调整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,针对疫情影响造成全国碳市场核算与核查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,将2021年度排放报告核查等相关工作时限延后3个月,对2021和2022年度受疫情影响造成月度数据缺失的,使用当年度已实测月份平均值等措施替代。(上海证券报)
4、陕西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,这类人员可申请一次性临时救助金。陕西省民政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省民政系统稳经济、保民生、兜底线20条措施的通知中指出,要切实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,将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、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,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,未纳入低保范围的,经本人申请,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
四、产业聚焦
1、生猪养殖扭亏为盈,卖一头生猪平均赚约60元。记者今天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,5月份全国生猪出栏环比下降0.2%,加上消费回暖带动,生猪价格持续回升,养殖户开始扭亏为盈。在河南南阳唐河县,曲立松经营着一家年出栏生猪20000头的猪场,他告诉记者,从四月份开始,生猪价格开始逐渐回升,目前的价格比较3月底上涨幅度超过20%,能够实现盈利。数据显示,按最新价格测算,出栏一头生猪平均盈利60元左右。(央视财经)
2、涨价中的光伏玻璃也要“内卷”,规模效应能否稳住龙头优势?在当下大热的光伏赛道,硅料、EVA胶膜等材料都是紧俏品。这其中,组件材料中的光伏玻璃却患上了与硅片一样的“症候”——短期内的集中扩产可能引发未来价格的“内卷”,产能过剩的警告已经响起。(21世纪经济报道)
3、又一化工品火了!TDI欧洲价格大幅跳涨,惊人价差给国内企业带来套利空间。国内某相关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财联社记者,在经历了三年的行业低谷后,当前国内TDI市场格局已趋于稳定,同时由于海外能源价格飙升及人民币贬值的影响,国内TDI价格较欧洲等海外市场价格形成了较大的出口套利空间,目前公司TDI产品出口订单的量和价格都不错,对后续的情况也表示乐观。(财联社)
4、29个省份开展污水处理厂下沉改造,北京将投资超3000亿元综合开发交通设施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》,将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、收益较好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。这次出台的新政策明确提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厂下沉、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,目前我国已建设下沉厂近200座,已有29个省份开展建设下沉式再生水厂。(央视财经)
5、全国统一交易平台上线,电子烟告别野蛮生长时代。线上禁售令发布、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出台、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上线......电子烟行业正在告别野蛮生长。6月15日,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正式上线,电子烟行业迎来“一烟一身份”的监管时代。业内人士表示,在平台规范下,电子烟生产端的安全、销售端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等都有了强制的规范,而随着平台的上线运行,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电子烟行业的乱象。(北京商报)
6、价格打破三年新高,养鸡业景气度走高,机构:年度级别的上行期!农产品数据显示,自5月8日至6月13日,东北地区毛鸡进场价格从4.75元/斤飙升至5.25元/斤,涨幅达10.53%,价格持续攀升至高位,打破近三年的新高;山东市场自5月8日开始震荡上行,棚前进厂价格在4.35-4.85元/斤的区间内震荡,整体涨幅11.49%。(证券时报)